
异国他乡,年老体衰谁养你?相信这也许是居住在加拿大的中国老人最为关心的话题。加拿大老人往往体力不支时,会断然卖掉自己的小楼,找个养老院安度晚年,而中年或老年才移民来到加国的中国老人该如何适应文化差异,安享丰盛而有尊严的晚年?
所有华裔老人都希望不愁吃穿,含饴弄孙,阖家团圆,临终儿女随伺在侧,是在中国延续数千年的传统,但是这样的养老送终在加拿大几乎不可能。其实当地老人很羡慕子孙满堂的中国老人传统生活方式。但文化差异使两国老人晚景截然不同。许多中国家长心甘情愿为孩子牺牲自己的一切,当然希望孩子长大后能够孝敬自己。儒家文化提倡“孝顺”、“父母在,不远游”也是这个道理,一些大陆贫困地区的父母更把生男孩当作自己将来养老的保障。在加拿大则不同,他们认为培养孩子是社会责任而不是自我“牺牲”,孩子的回报不是反哺父母,而是努力使自己成才。到年老时,他们用卖掉自己房产的钱安度晚年,他们不为子女留遗产,也不给子女增负担。
众多中国老人在当地的现状无非是替子女带小孩、做家务,孩子放学后,家庭官方语言变英文,老人立即显得多余。甚至仅有的一点养老金也要交给儿媳管。况且这些已达高龄的中国移民很多都是在中年之后或将近老年来到此地,英语水平有限,更没有足够时间累积社会福利,年老后多数依赖儿女过活。
对“幸福晚年”的不同理解,文化差异、语言障碍,曾使生活在加拿大的中国老人难以接受儿女将他们送入养老中心的想法。他们担心难以适应以西方人为主的养老院生活,而儿女心中也会总有挥之不去的负罪感。更少愿意对外人讲他们把老人送进养老中心之事。但儿女逐渐会西化,要工作,要有自己的生活,这种两难处境使得适合华人文化背景,现时多伦多华裔养老院轮候时间已经达九年,一些较为交通方便,管理较为完善的老人退体屋或公寓的轮候时间也达五年至十年以上.所以和儿女提早计划将来的养老计划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家庭护理也就正好可以填补和满足了很多家庭的需求,专业的护理员可以上门为有需要的耆老提供洗澡,个人卫生的协助,也可以免除了儿女的尴尬; 家庭护理时间比较容易控制和灵活,协协准备早、午、晚餐,家居清洁,陪伴购物,散步,聊天,可以让劳累大半生的老人有尊严地,无后顾之忧地安享晚年,家庭护理是你最好的选择。